11月10日,安吉校区迎来了一位“牛”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教授郑志刚。作为一名学者,他一直保持低调的言行,但在学术界成果却非常“高调”,近几年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著140余篇,其中专著3部、综述5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3篇,欧洲物理快报7篇,物理评论20多篇,发表的论文被引用了800余次。
“老树新花恰逢时”,郑教授用质朴的言语向我们讲述了物理学这一古老学科的千年历程和所经历的种种考验。通俗而不失韵味,易懂而不失神秘,让我们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俯瞰整个的大千世界。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探索,到牛顿的万有引力,而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波尔等物理学家的杰出工作,我们对物理从不解到了解,又从了解到更深层次的不解。微至夸克,大至天体,甚至人类本身,我们对世界有了更强烈的求知欲。随着物理基础理论的发现与完善,物理学与化学、生物、地理、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物理这一棵常青老树,在新世纪绽放出更绚烂的色彩,不断引领科学技术的前进与发展。
当被问到理想和人生定位时,郑教授用自己的经历鼓励着同学们,人活着一定要有梦想。“如果现在有,那么就去坚持;如果曾经有,那么去想想,当年的梦想是什么,重拾起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坚持会有一个多么精彩的未来。”谈到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就业面较窄的问题,郑教授鼓励大家,基础学科看似无用,实有大益。“不管大家未来从事什么工作,一定会发现我们的专业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我们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的工作会比别人更多。”
在两个小时的漫谈中,我们领略了前所未有的物理的魅力和世界的多彩。当年的牛顿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万有引力;如今的我们,带着那“苹果精神”,一定会创造更加绚丽的蓝图。
本次报告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物理系系主任潘卫清博士主持。
图文/贾晓龙、王树一、梁鑫